松弛经济的兴起

2022年,中国人口减少85万人,为近61年来首次人口负增长,主要原因是全年比2021年减少106万新生人口。与此同时,中国结婚人数2022年跌破了700万对大关,连续9年下降。其中,2019年中国结婚人数跌破1000万对,2020年跌破900万对,2021年跌破800万对。

新生人口和结婚人数锐减的严峻事实,及其趋势性拐点的呼啸而过,很难不引起人们的警觉:求偶婚配和传宗接代是人类的天性,并有着悠久文化和传统观念支持,是什么原因让人们违背了这种基于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繁衍后代本能?

其实,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、被称之为世纪智者的哲学家罗素在近百年前就曾预言道:“高度的竞争不仅会让人的意志和肌肉持续过度紧张,这样的生活顶多也就能过一两代。经历了这种生活的人一定会神经衰弱,寻找各种方式逃避,连休闲消遣的时间也会像工作一样紧张和困难(因为已经无法放松了)最后消亡于不能繁衍。”

罗素的惊人预言正在变为现实。虽然各国有识之士都在寻找解决方案,许多政府也在陆续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,但似乎都无力改变这一现实。

一个国家要维持人口平衡,总和生育率至少要2.1。韩国的人口总和生育率1.1,为全世界最低。有专家预估,如果这种低生育率的状况恶化下去,那么韩国将会在100年内消失,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自然状态下消失的国家。

罗素给出的救治之道是在“保持生活平衡”这个观念之下,接受健全而恬静的享受。但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是,工作和忙碌来自强大的竞争机制和激励体系,但生活没有。

英国互联网研究学者罗伯特•科尔维尔写了一本书叫《大加速:为什么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快?》,他用大加速形容我们生活节奏加快的事实,并且认为未来会越来越快。这也就意味着不断紧绷的状态会越来越严重。

如果缺乏一种平衡的力量,任由其以加速度的状态发展下去,将使人类错失更多的拯救时机。因此,社会应该高度关注“保持生活平衡”的内在需求和外在表现,是时候加以解决了。

当下,“松弛感”一词的空前流行便是一个信号。

据中国青年报发布《2022 年轻人数字生活白皮书》显示,“松弛感”成为搜索热度最高的年度网络流行语。虽然尚无权威定义,但“松弛感”无疑与忙碌、紧绷、紧张、焦虑、倦怠等状态对立,而与淡定、自然、平和、从容、舒适、自在等词汇相关。更重要的是,松弛还意味着控制力和节奏感,所谓松紧自如、张弛有度。在“内卷”与“躺平”作为代表两种极端状态的热词相继流行之后,终于出现了一个有着现实意义和理性价值的时代词汇。

同时,不应回避的是:竞争观念和机制本从市场中拓展而来。“解铃还须系铃人”,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可从市场中找寻。这很像一种可以抵消风险而获益的对冲机制,或者借力打力的缓冲措施。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缓解紧张状态的需求,需要越来越多地有助于人类松弛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来实现。

在经济“三期叠加”的大背景下,这既是一种时代特征、社会心态的集中体现,也真实反映了人们的内在需求。从供给侧的角度,如何通过市场提供持续、稳定、普惠的产品和服务,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,也就成为研究松弛经济的基本前提和关键问题。因此,松弛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,松弛经济论坛近日发布的《2023松弛经济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对松弛经济的初步探索,大致可以梳理出三个理解和把握松弛经济的关键因素。

一、松弛经济发展了注重人类自身和生活的经济学

1958年,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在《丰裕社会》一书中提出了“生活质量”的概念,指代人们在生活舒适、便利程度和精神上得到的享受及乐趣。1974年,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伊斯特林提出了“幸福悖论”,他在著作《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》中提出:通常在一个国家内,富人报告的平均幸福和快乐水平高于穷人,但如果进行跨国比较,穷国的幸福水平与富国几乎一样高。后来又陆续涌现出鲍尔的《社会指标》、罗斯托《政治和成长阶段》、坎贝尔等人的《美国人的生活质量》等作品。

经济学家们对生活和幸福的研究,改变了该学科只从狭义的偏好和效用出发研究经济的刻板做法。只不过是,这方面的研究既没有成为真正的主流,也未从根本上撼动人们过度追求竞争和效率的紧绷状态。

但此类研究的发展,还是让诸多发达国家将提高生活质量纳入了国家发展目标,成为相对成熟的社会。因此,不同国家之间人们的紧张、紧绷程度是有差别的。根据联合国经贸组织2013年的调查,世界上平均工作时数最少的国家,都是欧美发达国家(其中发达国家中德国工作时间最少,一年仅1371小时),而工作时数最长的多是发展中国家。

因此,注重人自身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松弛经济的提出,是在假定宏观层面竞争环境、工作时长、紧张程度不变的情况下,个人可以通过消费的方式来增加身心“松弛感”的改进。这也意味着愿意主动平衡的个体,可以率先在产品支持、器械辅助、技术服务、心理调适等各种方式的帮助下,向发达和现代化的生活状态迈进。

从注重人类自身和生活的角度,松弛经济的特点被我们总结为“可耐性强”“可得性强”“可控性强”。从而,《报告》重点关注和分析了按摩、睡眠、运动健身、精油香薰、咨询服务、冥想等松弛经济行业。投身其中的企业和消费者也都有“先知先觉”的前瞻性。这些行业符合“利基市场”的特点——即市场和利润空间从狭小的缝隙中逐步放大,新能源汽车便是典型。根据《报告》,上述行业在近年来的复合增长率都有显著优势,从18.5%的冥想市场到44.42%的睡眠市场,都有持续多年的高增长态势。

二、松弛经济追求着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有机统一

在松弛经济产业版图中,睡眠健康产业尤为突出。据《报告》显示,在松弛经济各相关行业中,是为数不多的万亿赛道级行业。

睡眠健康产业又包括许多细分领域,如寝具为主的家居产品、睡眠监测类智能硬APP、药物保健类等。作为深受打鼾困扰的人士,本人也有通过使用呼吸机改善睡眠质量的体验,深感该领域的重要意义。相关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仍然值得进一步挖掘。

而且,松弛经济相关的其他产业也不同程度的与睡眠相关,例如小型按摩设备、香水香氛、运动健身、冥想,其中有许多用户将其作为助眠和改善睡眠质量的手段。例如,根据CBNData在2023年4月份的调研报告,40%的受访者强调香水香氛的助眠作用。因此,睡眠健康产业是松弛经济中当之无愧的主导性和代表性行业。

这首先是因为,在当下过度紧张、紧绷的社会问题中,反映在睡眠问题上的最集中,也最广泛。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戈尔丁提出了“贪婪工作”的概念,并认为当前“贪婪工作”的程度和更加贪婪的行业的产生,都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。《报告》显示,“贪婪工作”诱发的工作竞争压力大、工作时间长等问题,被挤占的首先是睡眠时间。“996”“5加2,白加黑”的加班熬夜状态,在许多行业和职业中已是常态。

其次,由于紧绷、紧张状态导致的身体和精神上的问题,也集中反映在失眠和睡眠质量欠佳上,进而成为恶性循环。

康德曾说:三样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:希望,睡眠和微笑。在健康养生上,他也坚持“把健康防护托付给自然素质,只有当自然素质支持失效时才求助于人工药物”的理念。对此,《报告》在“早睡与狭义松弛经济”一节中专门加以解释,并给出了科学依据:睡眠是独立的生物节律,受到神经体液的双重支配,这种人类身心在自然调节下的“游荡”,正是持续松弛感的关键。

睡眠是人类天生的修复机制,也是一种所有生物都必须尊崇的自然规律,在人类“松弛感”的获得方式中处于基础地位。从睡眠角度,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“松弛感”和松弛经济的内在逻辑。

而且,与睡眠紧密相关的“休息”一词,与经济学理论中的“利息”一词,也有相通之处。休养可以生息,金钱也可以生息,而且长此以往可以带来复利的增长。人类的自我恢复和维护健康的睡眠习惯,与决定繁荣发展的经济规律何其相似。

《报告》将松弛经济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,狭义的松弛经济并非通过外在的器械、能量、材料或者技术、知识来注入“松弛感”,而是以各种方式调动和优化人类本身的“松弛感”机制,例如睡眠。这也成为我们对松弛经济研究的主要方向。

“自助者,天助也”,真正的松弛感,应该来自人的自身,例如充足的睡眠。外在的经济形态和工具都是在帮助人类,从自然规律中寻找有利于身心松弛的方便法门。

松弛经济归根到底要符合经济规律,而经济规律必须遵从于自然规律。从经济学的现代思想起源及理论基础来看,经济学必须尊重人类的自然法传统和自然法则。

因此,亚当•斯密在《道德情操论》中强调,我们生来就倾向于拥有美德。换句话说,让神圣的种子在我们内心深处生根发芽、茁壮成长,并在生活中发挥潜能,这是我们的自然本性。因此,人的美德取决于如何发挥自然潜能,遵循自然。这就是斯多葛学派名言“与自然和谐相处”的来源。而斯多葛学派正是亚当•斯密等苏格兰启蒙思想家推崇的古希腊哲学流派。

三、松弛经济的发展回归了古典文明和传统文化

在现实中,追求速度和效率的结果也反映在如何减压和获得“松弛感”上。简单粗暴者众,真正像康德这样坚持回归人类本身来思考和行动的人们并不多见。在现实中,试图通过游戏电竞、暴饮暴食、血拼购物等方式来获得“松弛感”者也不乏其人。现代社会中紧张工作带来的惯性,在如何放松方面,成为一种具有“锁死效应”的“路径依赖”,也仍然在深深影响着人类。

《黄帝内经》有言: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”。其实,从中国的中医理论及道家等思想来看,任何从刺激欲望的层面来解决“松弛感”的方法,都属于较浅层次的“奇技淫巧”,并不符合人类主流的文明和传统。古希腊的斯多葛主义等思想家,也将追求安宁、自我完善作为人生的信条。松弛经济的发展,既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线索,也对应着西方现代化的古典文明源头。

《报告》追溯了“咏而归”“逍遥游”“兰亭序”“八乐养生”等中国古人推崇和追求“松弛感”的经典意象或精辟总结。“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”固然不易,但以回归自然和中国传统文人书画、文人雅集等方式来获取“松弛感”是生长在国人基因里的。

中国有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的传统智慧。松弛经济健身运动中流行的瑜伽、八段锦,香氛产业中的东方美学,按摩产业、睡眠产业中对应的经络穴位,也都体现了对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。明朝晚期著名学者吕坤,在《呻吟语》中的睿语:“说自然是第一等话,无所为而为。说当然是第二等话,性分之所当尽,职分之所当为。说不可不然是第三等话,是非毁誉是己。说不敢不然是第四等话,利害祸福是己。”

发轫于斯多葛主义等遵从自然法则,追求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和安宁的思想,最终促成了苏格兰启蒙运动和现代经济学的兴起,形成了当代文明对人类本质和发展过程探索的里程碑。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亚当•斯密,他运用《道德情操论》阐述了人为法律和自然法则的观点,又在《国富论》中进一步提出以分工和自由竞争、自由市场来促成人类的合作与繁荣,从而逐步拓展为当前全球主流的、建设性的、有利于整体的生活方式。

从中,我们也可以看出,与其说松弛经济是新的一个经济学研究领域以及产业发展方向,还不如说这是一种人类的回归和修复,一种自然而然的再平衡。